
這一天我興奮得要命,不單單是體驗了一把奢華,還隱約找到了人生目標:“如果我這輩子能住在這樣的地方,我一定會很幸福啊,嗯,我要為這個目標奮斗,這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我帶著找到人生方向和目標的興奮感睡著了,第二天一早醒來,掀開被子,我發現那么大張的床我只睡了很小的一部分,只弄皺了五分之一的床單,另外五分之四的白色床單依然平整嶄新的,我矯情地用手撫摸一下,然后決定在沒睡過的地方再躺一會。
那天的自助早餐標價是288元,琳瑯滿目,什么都有,我跟自己在家吃的一樣:一碗白粥、兩個小肉包,幾小截油條,一碟咸菜,另有一杯酸奶。
那一整天我都會在考慮一個問題:就算有一日,我真的成為有錢人,我真的會比現在更幸福嗎?我依然只睡那么大點的地方,吃那些簡樸的早餐。其實我需要的真的很少,除了這些,我還要什么呢?你看,只一天的時間,我又陷入迷茫之中,從目標明確的人生到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了。
去年我熟悉一個女老板。首先她長得很美,35歲,臉上的皮膚平滑緊致,吹彈可破,腰圍長年維持在24,一身華服,氣質出眾;其次她的家庭很美滿,開了好幾個公司的丈夫很愛她,對她溫柔又大方,每到節日都會送她禮物,另有一個念幼兒園,長得非常萌的閨女(daughter);最終她自己還事業有成,經營一家年盈利千萬的百人公司。在外人看來她真的很幸福,她就是眾人羨慕妒忌恨的對象,可是有一日她居然在網絡上跟我說這樣一句話:“我常常覺得生活很絕望,真的很令人絕望。”
我朋友的朋友張先生是一個臺灣大老板,身家過億元。往年50歲的他每個月都要在臺灣、中國大陸、越南、新加坡等地的工廠飛來飛去,出差的同時也順便旅游。某一次朋友請你吃飯,席間聊天,他說覺得自己很迷茫很疲憊,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干什么。他再也找不回年輕時候拼命工作的熱情了。然后又說起他旅行的經歷。有一次他在陽朔,碰到一個流浪藝人,他看對方表演了好久,然后兩個人聊天。他非常羨慕對方,特別想放下工作和他一路流浪,他覺得這才是他想過的人生。他第二次到陽朔,又去那條街上找那個流浪藝人,再都沒有遇見,心里悵然若失。
在已往的很長時間里,我一向以為當有一日我變得不普通了,比如擁有大把的財富,擁有令人艷羨的名望,我就不再需要面對普通的生活。到那時,我將不再受困于生活的瑣碎、無聊、齷齪、疲憊、壓力、厭倦、憂傷、痛苦……我的生活一定充滿鮮明、快樂、愉悅、舒服、安寧、幸福……可是我現在已然曉暢,無論我怎么努力,即便我名利雙收,依然不能脫離普通的生活,只要我生而為人,我就受困于生活,甚至受困于幸福的生活,比如那位美女老板。事實上我們所有的人都受困于生活,受苦于這有限的時間和很快不再青春的肉身,受困于大大小小一切形式的責任,和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當我必須面對物質生活上那些惱人的小事時,當我需要承擔工作責任又想逃避時,當我迫不得已面對不喜歡的人又要冒充熱情時,我總是不停地在心里通知自己:“這就是生活,你不要畏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