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委會漁業署宣布即日起禁止捕撈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
發表于 2025-11-23 21:55:50
來源:
骨軟筋酥網
 巨口鯊、起禁大白鯊、止捕象鮫正式禁捕,白鯊漁業署提醒漁民,口鯊若意外捕獲務必放回海里并填寫通報單。臺灣上海同城美女預約外圍上門外圍女(微信181-2989-2716)提供全套一條龍外圍上門外圍女圖片來源:臺灣漁業署
 攝食中的業署象鮫。圖片來源:維基百科;作者: Chris Gotschalk(Public domain) (神秘的宣布象鮫地球uux.cn報道)據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廖靜蕙)大白鯊、象鮫(又名姥鯊)及巨口鯊等大型軟骨魚,即日及巨未來可以安心靠近臺灣沿海!起禁臺灣農委會漁業署10日宣布,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等三種物種,即日起禁止捕撈,民眾意外捕獲時應立即放回海中,并于返港時主動通報漁獲資訊。 禁捕令上路 意外捕獲需填寫通報單 漁業署表示,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為全球關注的大型軟骨魚類,雖非我國漁船主要經濟漁獲對象,為確保其免于受捕撈威脅,以保存海洋生物多樣性,遂于10日公告修正「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列入禁捕對象。 漁業署表示,此次修正增列規范漁船/筏出海作業時,禁止捕撈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若意外捕獲,不論存活或已死亡,應立即放回海中,且于返港后一日內,填妥「意外捕獲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通報表」,載明捕獲地點(經緯度座標)、時間、漁法、全長及標準體長等漁獲及生物學基礎資料,并以傳真方式向漁業署及當地漁業主管單位通報。 捕獲未依規定放回者,依《漁業法》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并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捕獲未依規定通報者,依同法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款。此外,若國內有教學或科學研究需求,得經核準后捕撈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進行學術研究。 漁業署呼吁漁友,配合此項政策,共同遵循新規范以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海保署:象鮫處境堪憂 將優先保育 農委會漁業署依據《漁業法》發布的禁捕令,無疑是為保育爭取更多科學調查的時間。至于這三種魚類是否該列為保育類物種?海保署副署長吳靜龍表示,目前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這三種魚已經進入海洋野生動物咨詢委員會專家小組會議討論,其中象鮫已知族群處境最危急,列為優先保育對象。 吳靜龍表示,直到1980年代,象鮫成群出現臺灣外海,近年來只零星出現,可能與個體成長速度慢、撈捕混獲壓力大有關,專家小組評估,象鮫族群減少的趨勢無法止跌、令人擔憂,將列為優先保育對象。至于巨口鯊、大白鯊科學資料尚不足以支持列為保育類物種,但仍會持續監測。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筑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