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似的宣傳圖我們見過了無數次
4K技術的出現可以說是全高清時代后最重要的技術提升,眾所周知相比1080P全高清電視,成本4K電視的還畫物理分辨率提升了4倍即3840x2160,這意味著相同尺寸下畫面精細度的質再飛躍式提升。但4K電視的電視最大問題還是成本較高,短期內難以降低成本。成本
短期內既然難以解決成本問題,還畫又想加速普及4K產品,質再目前的電視解決方案多以另辟蹊徑為主,如LG提供的成本4色4K方案。一般來說色彩乃至畫面都是還畫通過紅綠藍RGB三色來組成的,無論是質再武漢小姐外圍vx《1662+044+1662》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顯像管還是液晶都是如此。4色4K面板的關鍵在于在RGB技術上增加了一個白色像素點即RGBW。這樣做的好處增加像素點,客觀上提高了面板的精細度,另一個好處是面板亮度的有效提高,使得電視亮度看起來比RGW面板更高。

但RGBW面板的最大缺點是白色像素并不直接參與畫面構成的構成,而是通過算法進行模擬顯色,所以實際有效分辨率并達不到3840x2160水平。一般真4K電視的物理像素是830萬個左右,RGBW面板顯色像素為600萬左右,實際效果還是有些許差異。此外由于白色像素自帶亮度加成,畫面色彩均勻性表現并不如RGB三色面板出眾。而實際上RGBW面板本身就是定位就是低成本4K面板,整體精細度接近4K但卻不是4K,至于色彩那就廠商自己的調校水平了。

RGBW面板不能說是一無是處,這是一種特定時期內的特定產物,就像當年CD-RW與DVD-ROM爭奪市場一樣,康寶的出現只是權宜之計,DVDRW終一統天下。RGBW面板正如這些歷史產物一樣,是這個高成本4K時代的一個廉價近4K解決方案。目前很多廉價4K電視都采用了類似產品,要不是極近距離或用專用圖片觀看,一般還真不容易發覺。所以對4K電視的追求完全可以從實際需求來考慮,如果短期內沒有大量4K片源,真4K電視就不能完全發揮其出色的精細度表現,總不見得天天看各種4K演示片吧。對于各種偽4K、RGBW面板電視用戶來說,偽4K并不一定全是壞事,至少比1080P還是清晰不少吧。
液晶電視的核心在于面板本身,對于沒有面板生產研發能力的企業來說外購面板是必須也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如LG、三星、奇美,華星光電等就是行業知名的面板制造商。特別是LG不但通過LGD來生產并銷售給第三方公司做電視,同時也供應給自家電視使用。這有點像三菱汽車,給自家的汽車配置MIVEC技術發動機,另一方面又把發動機賣給許多國產品牌,可謂雙贏的解決方案,而對于LGD乃至三星等面板廠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而所謂真假4K,只不過是廠商的營銷手段而已,當然如果把這類面板賣到真4K價,多少就有點不厚道了。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